您的位置:首页-首页焦点图-一财蓝融益沙龙|走近敦煌石窟艺术
一财蓝融益沙龙|走近敦煌石窟艺术
来源:时间:2021-03-23 16:56:36将文字分享至:
2021年3月22日中午,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有幸邀请到敦煌研究院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社会教育部副部长栗丽为我们讲述《敦煌石窟之西千佛洞》的故事。讲座后栗老师和她的同事王佳丽一起带领“一财蓝”志愿者体验“触手可及的文明——泥板画”手作活动,这是研究所针对敦煌文化艺术爱好者特别设计的社会教育体验项目,也是本季“西遇知美|敦煌”公益项目春分日启动公众公益活动之一。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石窟的总称,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这些石窟虽规模悬殊,但同在古敦煌郡境内,它们内容相同,风格相似,同属敦煌石窟艺术范畴,通常将它们统称为敦煌石窟。西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之一,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现存洞窟22个,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沙州回鹘等朝代。现存彩塑34身,壁画800余平方米。西千佛洞的始建年代不详,据学者研究认为,西千佛洞窟创建年代可能早于莫高窟,至少应与莫高窟属同时代建造。西千佛洞有十多个洞窟存在回鹘壁画,数量较多,画面清晰,是研究敦煌回鹘时期壁画的重要参考。作为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千佛洞虽然毁坏崩塌严重,目前仅存洞窟数量不多,但无论是作为丝路沿线的早期石窟遗存,还是从北朝到隋唐、回鹘西夏时期的洞窟艺术范本来看,既与莫高窟保持统一,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敦煌研究院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针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爱好者设计了“触手可及的文明——泥板画”社会教育体验项目。这是一项在泥板上进行绘画的手作体验活动,活动将现代科技与古老艺术相结合,为体验者带来不一样的绘画感受,从实践中进一步领略敦煌石窟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古代画匠创造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的过程与艰辛。
部分一财蓝临摹作品
关于“西遇知美|敦煌”公益项目
“西遇知美|敦煌”公益项目由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联合敦煌研究院、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旨在用新媒体、艺术创作等方式保护并传承动人的敦煌文化,项目为期五年。第一季《莫高霞光》用当代的动画师致敬古代画匠。第二季《温柔的脊梁》以时装设计师致敬临摹师和文物修复师。第三季《榆林之灵》,以“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为主角,给每个洞窟设计一张“名片”,用平面设计师来致敬讲解员。第四季《四季的滋味》即将启动,这一次用厨师来致敬研究员们。更多守护者的故事,敬请期待。
关于一财蓝“融益沙龙”
2017年初,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全新打造“一财蓝”融益沙龙,面向一财蓝志愿者和SMG集团员工推介特色鲜明的公益项目,同时作为志愿者平台链接社会组织和企业公益的志愿服务岗位。至今,沙龙已经成功举办了60多期,超过1000人次参与,通过讲座、手工DIY、户外等多样的形式,让大家体验了不一样的公益,原来做公益也可以很“融益”。
如果你也想加入“融益”伙伴,分享机构故事和公益项目给我们,那么请发送电邮wangjing@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