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C+刊物-【爱•永不停纸】楮纸新生

【爱•永不停纸】楮纸新生

来源:第一财经时间:2017-11-30 15:24:59将文字分享至:

西安市北张村以古法造纸闻名,绵延千里的秦岭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流经村西的沣河是天然淘洗场,由此孕育的楮皮纸(也叫构皮纸)自西汉时期传承至今。当地人人传颂,“苍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

 

7月,全球浆纸领先企业金光集团APP(中国)携手第一财经发起的“爱·永不停‘纸’”人文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北张村古法造纸,一起寻找悠久的中华“纸文化”。

 

北张村的造纸工艺盛于唐、宋、明、清,其所属古长安地区出土的灞桥纸乃西汉汉武帝时期麻纸,拥有悠久的纸文化。鼎盛时期,北张村千户造纸,是远近驰名的“纸村”。其生产的白麻纸历代被视为精品,曾用作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

 

两栏,非遗传承人马松盛抄纸

 

据78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逢学介绍,春季采集的树皮嫩,纤维发黑,造出的纸称黑麻纸,冬季采集的树皮老,瓤皮发白,成纸称为白麻纸。但如今,北张村的造纸作坊仅剩3家,光造纸谋生已举步维艰。张逢学家一年只有3个月生产纯正的楮皮纸,其余时间以“再生纸”补贴家用。构皮纸一刀可达400元,这种一捆50刀才卖950元。

 

即便如此,年事渐高的张逢学总觉得力不从心。他想把担子传给下一代,但儿子前些年得了脑梗,留下十来岁的孙子懵懂中接了手。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松盛家,“传承”也是一个未解的命题。在现代造纸的冲击下,北张村的古法造纸前景看似并不明朗。

 

出身造纸世家的马永琪心有不甘,2015年他开始筹建“北张村手工造纸作坊”,并于今年投产,邀请手艺熟练的老师傅来此造纸。作为中生代传承人和创业者,他既有父辈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又有年青一代通达的经营理念。

 

他随手拿起手边一张洁白细腻的“清风”牌面巾纸举例,“现代造纸已经替代了古法造纸在功能上的应用,手工纸因为成本高企退出人们的生活,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

 

马永琪介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他谨慎地试着改进楮皮纸的制作工艺。比如,重要工序之一的踏碓,原为利用杠杆原理,反复砸压清洗过的瓤皮,形成厚约一厘米、宽约三十厘米、长约五十厘米的纤维毛片,十分耗时耗力。他尝试以机器简化步骤后效果却并不理想,“快进”实则是“倒退”。

 

“下一步,还是要恢复传统的踏碓,并且更精细划分原材料,一年归一年,两年归两年,三年以上放一起,质量好管控一些。”他希望,在不远的未来,能做出中国最好的皮纸。

 

作者:沈晴(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