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C+刊物-200多名企业家穿越贺兰山
200多名企业家穿越贺兰山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时间:2014-11-18 00:31:25将文字分享至:
100元,可以吃一顿饭,也可以支持一位牧民骑摩托车,巡护350公里;还可以支持一个排污监测者一年的现场检测工具及防护措施;500元,可以和朋友去一次KTV,也可以为牧民购买一台望远镜,用来监测野生动物,巡护草原;还可以支持一个志愿者完成一个月的监测数据录入,让更多的人看到身边的污染。
8000元,可以享受一瓶拉菲,也可以支持一个牧民保护小组一整年的保护活动经费,保护约80万亩的草原、湿地;还可以让更多的违法排污企业暴露在阳光之下。
……
“十一”前夕,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等发起的“穿越贺兰山”活动成为节日期间最大规模的全国性公益筹款行动,不仅吸引了200多名企业家亲身参与,也吸引了数万名社会公益人士踊跃捐款。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广庭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阿拉善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我国沙尘暴的北方路径和西北路径均通过阿拉善地区。
贺兰山是阻挡腾格里沙漠东移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目前,沙漠已蔓延至贺兰山山腰。一旦失去这道屏障,包括北京在内的广大地区将遭受风沙侵袭。
“穿越贺兰山”公益筹款的目标之一是种植1亿棵梭梭树。10元钱,可以在阿拉善捐种一棵梭梭树;一棵梭梭树,可以固定10平方米荒漠。
借新媒体平台快速筹资
“大家好,我是汪小菲。我决定捐种9999棵梭梭树,作为送给老婆的一份特别纪念。”国庆前夕,俏江南集团总裁汪小菲通过微博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10月6日,是汪小菲太太、女星大S(徐熙媛)的生日,也是200多位企业家“穿越贺兰山”的日子。
“我还有一个心愿。”汪小菲说,“希望邀请到1314位热爱公益的朋友,每人帮忙种下一棵梭梭(捐赠10元),祝福在贺兰山为蓝天碧水去徒步的企业家们一切顺利。”
和汪小菲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上海中心战队”的冷夏、陈露、姜茜、黄怡斯、李可佳等一群年轻的创业者。“别人抱大腿,我们抱大树!十一来啦,出门过节的伙伴们,不妨也找一棵有眼缘的树,抱大树,筹梭梭!”
全球青年实践网络CAPE创始人陈露通过微博说:“我徒步穿越贺兰山,为山河守护者筹款,探索社会化筹款模式的可行性”;新地集团南京公司营销总监姜茜也希望通过穿越贺兰山,“找到10元钱的最大价值”。
6日,参加“穿越贺兰山”活动的还包括阿拉善公益机构会长任志强和前任会长刘晓光、韩家寰、冯仑等知名企业家。
与以往公益活动不同,“穿越贺兰山”活动从一开始便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造势、筹款。
阿拉善公益机构、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开设了官方网站“www.seechuanyue.com”和微信服务号“SEE穿越”(ID:eechuanyue),规定企业家们自由报名组队,每小队4人(每支队伍需乐捐不少于8万元)。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活动官网或微信服务号,选择支持的穿越队伍和环保项目进行捐赠,金额不限。
9月23日,任志强发微博称,“我将带领一支特别报道队对现场活动进行一整天的自媒体报道。这支小队除了我还有3个席位,现进行(微博平台)公益拍卖,每席1万元起拍。”27日,任志强宣布,陕西远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康远飞等3人争得席位,捐资均超过7万元,组队成功。
之后,通过新媒体平台,诺亚财富队筹款510105.2元,兴业私人银行战队筹款500000.1元,凤凰山队、普邦善行队、日立电梯梦想队、深港中心-雅昌文化集团小队、溪石队、深港中心-红树林队(三支)等筹款均超过8万元。
广东团贷网CEO唐军在其网站专页上号召大家认购梭梭树苗(10元/棵),支持SEE开展的“一亿棵梭梭”项目。而每有一棵树苗被认购,团贷网同样在阿拉善当地种植一棵梭梭树。
阿拉善公益机构副秘书长郭霞告诉本报记者,截至10月6日,“穿越贺兰山”活动共筹资近400万元。
筹资用于三项保护
阿拉善公益机构秘书长刘小钢告诉本报记者,筹资主要用于三项保护:
“一亿棵梭梭”项目:与当地政府和牧民携手,用10年时间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恢复200万亩梭梭林,防止腾格里沙漠继续东进造成更严重的风沙侵袭;
“三江源保护”项目:支持本土环保机构,与科学家、当地政府及牧民共同携手,保护40万平方公里的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缓解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流域7亿人的水源地所面临的生态威胁;
“工业污染防治”项目:支持数百名排污口监测者及专业团队,持续监控上万个污染源,推动企业重视污染问题。
近日,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作出重要批示。
“在我看来,穿越贺兰山行动最大的意义不是筹款,而是筹人。”刘小钢对记者说,主办方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让每一片蓝天都有人关心,每一条河流都有人守护。
6日一早,参加“穿越贺兰山”活动的200多位企业家从宁夏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出发,徒步约18.8公里,穿越贺兰山,从宁夏平原走进内蒙古大漠。本报记者应邀全程随行采访。
此次“穿越贺兰山”,第一个组建的小队是珠江中心的联邦米尼队。联邦家私董事长李虹瑶表示:“我们不仅是为活动筹款、行走,更希望通过不断分享,相互影响,让大家共同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
融创绿城集团董事钱晓华曾到过俄罗斯贝加尔湖畔,他说,当时站在碧水蓝天之间,非常希望中国人有一天也能拥有那样美好的环境。“作为阿拉善公益机构的监事长,我郑重保证,所筹集的每一笔善款的用途都将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钱晓华说,“穿越贺兰山”活动所筹集的善款,将公开金额与流向,并接受每一位捐赠人和公众的监督。活动组委会将在活动结束后公开发布善款使用报告。
探路者TOREAD联合创始人、登山家王静已成功登顶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7座8000米以上高峰,她对记者说,“我会像每次登山一样,将所有的垃圾自己带走。”
作为阿拉善公益机构的理事,王静在本次穿越贺兰山的路程中担负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监督穿越队伍中的每个同伴,如果哪位队员有乱丢垃圾、破坏环境等行为,她会根据活动组委会的要求,发现一次就要对方乐捐1万元。
三大生态屏障遭破坏
急需抢救的为什么是阿拉善?在阿拉善查汉滩,农民赵文志对本报记者说:“年轻的时候,这里的草非常好,长得也高。那时候,骆驼趴在地上,动一动脖子,周围的草就够吃上一天。”
但眼下,这些只能是阿拉善牧民们“记忆中的草原”了。
阿拉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一个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草原。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0%。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统称阿拉善沙漠,面积8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居中国第二、世界第四。
历史上,阿拉善曾经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境内虽然多沙漠,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三大生态屏障保护:东有贺兰山山脉原始次生林形成的水源涵养地;西有发源于祁连山的270公里长的黑河及800平方公里居延海所形成的额济纳旗绿洲;东西之间更有长800公里,宽30公里防风固沙先锋植物梭梭形成的绿色长龙。
但过去半个多世纪间,阿拉善的三大生态保障体系遭到巨大破坏。因黑河上游甘肃境内大量开垦农田,兴修了几十座大中型水库,使得流入额济纳旗境内的水量由原来每年10亿立方米,渐小到断流,到1992年,居延海完全干涸。
贺兰山原始次生林因过度砍伐,森林面积目前仅剩1/3,水源涵养能力大为下降。尤为可惜的是那条横贯东西的梭梭林带,因军事、农牧民柴薪等毁灭性砍伐,由上世纪50年代的1700万公顷,下降到80年代的834万公顷,目前只剩下300万公顷,不足原有的18%。与此同时,阿拉善地区人口剧增,1935年为1.7万人,其中6400人为喇嘛。2012年人口超过23万人。在人口增加的同时,牧民畜养量一度上升,白绒山羊增加了10倍,牧畜总量达200万只。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急剧退化,沙化严重。目前,阿拉善沙漠每年以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展,并且每年以20米的速度向东南推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再也见不到了。在阿拉善采访时,一位牧民向本报记者描述了近年来阿拉善常常见到的景象: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照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
“沙尘暴是土地沙漠化的恶果。”国家沙漠化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涛此前对本报记者说,建国以来,西部和北方沙漠化地区的生态建设一直受到国家重视,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防治荒漠化工程等。但总的来看,沙漠化的态势仍然是治理速度赶不上恶化速度。
企业家眼中的阿拉善
但阿拉善土地荒漠化并非“没治”了。刘晓光认为,“阿拉善生态是可治理、可恢复的。”
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其最初目标就是改善和恢复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减缓或防止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从而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过去十年间,阿拉善公益机构在阿拉善累计开展了240个项目,支持牧民种植了17.5万亩梭梭,保护植被200万亩,节约地下水近700万立方米,相当于盛满了300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
刘晓光对记者说,阿拉善生态的根本问题,是自然生态承载不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为的扩张。人与生态的矛盾,只能通过“四减”(减少农牧业人口,减少牲畜数量,减少灌木林砍伐,减少地下水消耗)来实现。而这“四减”,是人为的努力可以逐步实现的。
“阿拉善地方政府和阿拉善公益机构已做的工作缓解了阿拉善生态恶化的进程,证明了阿拉善生态是可以保护和治理的,尚没有达到不可逆的恶劣状态。”刘晓光说。
刘晓光曾经对阿拉善的几大产业进行过分析:
传统农牧业由于受自然环境、技术与市场等各方面客观情况的制约,不具备竞争优势,发展空间有限,前景不明。
阿拉善的养殖业、中药材产业中,由于肉苁蓉、锁阳、甘草和麻黄,以及沙葱、沙蒿、沙芥、苦豆等可成为药材或食品的植物极具市场前景,在阿拉善的产量也比较可观,完全可模拟野生状态进行大面积人工增产或人工培植。
“这些植物的生产与阿拉善生态息息相关,相互促进。这些植物虽非阿拉善所独有,但阿拉善是最具生产优势的。”刘晓光认为,阿拉善的沙产业也具有无限广阔的开发前景,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简单的绿色神话、一个轻松的富裕之路。相反,阿拉善沙产业开发的难度要远远超过以往产业的开发。
阿拉善公益机构此前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如何解决巨额资金投入问题,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的情况下,让沙产业起步并产生效益,这是阿拉善沙产业能否成功开发的关键问题。
对于阿拉善的旅游业,刘晓光认为,阿拉善是中国乃至世界驰名的沙漠旅游(包含沙漠探险、沙漠体育、沙漠文化等等)目的地之一。阿拉善旅游资源以其苍凉、神秘的独特美感与鲜明的民族、探险风格,旅游业的空间无限广大。
旅游专家称,要想较为全面地观光阿拉善,游程应为5天以上,如能达12天,便可走遍阿拉善所有应该一去的地方。当然,旅行时间越长,给当地带来的旅游收益也越多。
刘晓光对本报记者说,未来,阿拉善公益机构除了在阿拉善做节水、种植梭梭外,还要加大社区公益的力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与生态息息相关。”
穿越贺兰山路线。;穿越贺兰山各支队伍向大山进发。摄影/章轲;
贺兰山具体位置图
贺兰山生态对比图
穿越贺兰山各支队伍向大山进发。摄影/章轲
探路者TOREAD联合创始人、登山家王静在穿越贺兰山途中。摄影/章轲
穿越队员在行进中。摄影/章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