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C+刊物-银行家之外的马蔚华
银行家之外的马蔚华
来源:时间:2017-02-15 16:58:11将文字分享至:
从1999年到2013年,十五年的行长任期内,是招商银行与马蔚华相互成就的十三年。
在马蔚华的执掌下,招商银行进行多项改革,实施两次转型,成为银行业改革的一面旗帜,而作为银行家,招行的十三年,也让马蔚华迎来了职业生涯高峰。
从招行卸任之后,马蔚华的工作重心,从银行业转向了公益事业,为国内公益事业奔走呼吁,并身体力行在公益事业一线。踏上新的战场之后,银行业的丰富经验,又让他为公益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引领招行转型
1999年,马蔚华担任招行行长之后,针对当时该行业务规模偏小、竞争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主持制定了业务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和发展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2004年,该行又实施第一次转型。
鉴于IT技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早在1995年、1998年,招行就已推出基于客户号管理、本外币及定活期储蓄的一卡通、网上银行一网通两大业务产品。
一网通、一卡通在马蔚华上任前就已推出,但在马蔚华任期及此后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以一卡通为例,截至2015年底,卡均存款达1.18万元,累计交易额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20.1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大战略中,通过A+H上市,解决了此前困扰招行的资本补充问题。而国际化战略,也逐步得到实现。2002年,招行设立香港分行,并于2008年,招行在美国设立纽约分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
随后,在马蔚华主持下,招行又在2004年实施第一次转型,加快发展零售业务、中小企业业务和中间业务,致力于调整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与收入结构。截至2015年末,招行储蓄存款占自营存款的比重为34.1%,零售贷款占自营贷款的比重为41.8%,非利息收入占零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4%。
面对国内高净值客户快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管理需求,招行还在2002年、2007年先后推出“金葵花”理财,并成立私人银行。截至2015年末,招行在京、沪、深等重点城市成立了45家私人银行中心,客户超过4.9万户,管理客户总资产接近1.3万亿元,户均资产居于境内同业首位,而且开办三年即盈利。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观念转变的持续推进,国内银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和社会需求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基于这种考虑,在马蔚华担任行长的第十年,招行于2009年再次提出并实施二次转型,其目的就是降低资本消耗,提高风险定价能力,节约成本,并最终实现提高资本收益率的目标。
转战公益
除了招行原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的银行家身份,热心公益事业的马蔚华,卸任之后除了继续活跃于金融领域,还多出了一项慈善家的社会身份,在多家慈善机构担任职务。
马蔚华还在行长任上时,招行就与壹基金进行了合作。卸任之后,在王石、李连杰力邀之下,担任了壹基金理事长。此外,他还任职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等公益机构,并担任董事会主席职务。
在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同时,马蔚华将在金融领域的经验引入进来,提出了公益信托的思路,将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分离,资金的所有权是捐款人的,使用权是被捐赠的人,管理则由专业团队负责。并从2014年起,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提案。
值得一提的是, 2014年全国两会后,银监会发布《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完善了公益信托制度,明确要大力发展公益信托。
马蔚华一直呼吁,用商业的模式做公益,并在壹基金进行实践,以慈善信托、公益创投等新领域,以新的形式参与公益。要求壹基金员工要加强产品和服务意识,要有一种狼性的精神去开拓市场。在战略层面着眼于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制度层面,建立市场化的管理机制,激发机构活力。
马蔚华认为,商业创新是顺应国际公益事业新潮流之举,也是应对竞争、优胜劣汰的需要。社会企业、公益创投,都是新生事物,普遍重视寻求公益与商业的整合,促使公益组织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使得资金得到增值,更多更好地用于公益事业。
作为资深银行家,马蔚华至今仍活跃在金融一线。2014年1月17日,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文,正式任命马蔚华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会筹备组组长。2014年7月16日,科技部、财政部正式委任马蔚华为理事长,任期三年。该基金是由国家部委层面成立,专门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母基金,现已完成对多个子基金的投资。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杨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