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C+刊物-全球环境面临巨大挑战 绿色发展成共识

全球环境面临巨大挑战 绿色发展成共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时间:2016-02-03 22:29:11将文字分享至:

评点2015年全球环境热点,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虽然全球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环境问题的决心更加明朗,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

 

1月22日,在“2015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点评会上,《世界环境》杂志社长兼总编辑贾峰对记者表示,2015年,各国摒弃争吵和分歧,在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地球构成紧迫的、可能无法逆转的威胁面前握手言和,巴黎气候大会最终达成《巴黎气候协定》,国际社会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也表示,《巴黎气候协定》的达成,传递出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烈信号。《巴黎气候协定》规范了世界今后的环境秩序,会逐渐成为全球发展的共识,并将会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重大的影响。

 

2015年,中国加快推进向“绿色发展”转型,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增长模式的转变,走绿色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自2014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之后,中美两国元首2015年9月25日再次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传递了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信号,展示了两国加快落实各自国内气候行动目标的决心,对国际社会携手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中国还与欧盟、法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表示,2015年,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气候变化问题将会是2016年全球的最大风险”带着挑战的善意提醒,也让人更加理性清晰看到,未来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比世界上其他经济体所遭遇的环境问题更为复杂,成为世界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PM2.5等污染物引发的环境问题呈现集中爆发之势。2015年冬季,中国多省市“迎战”雾霾。

 

2015年12月7日18时,北京首次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之后北京雾霾“红色预警”数度响起,“等风来”成为北京居民最热切期盼的事情。但是“危”中有“机”,2015年12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局(NASA)的一份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4年卫星资料数据显示,过去10年北京空气污染不升反降,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治污措施效果会逐渐显现。

 

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较1999年增长了2倍。但是,经过十年节能减排的努力,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比例由2010年的82.6%、12.7%提升至96%、87%;完成煤电超低排放改造8400万千瓦,约占全国煤电装机1/10,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100万千瓦,电厂煤耗达世界先进水平;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提前完成,酸雨面积已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一直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要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就要求从改善范围和领域上要全面,从改善程度上要明显,惠及对象要覆盖大多数的人民群众。

 

2015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

 

一、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巴黎气候协定》

 

2015年12月12日,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代表在法国巴黎达成了历史性协议即《巴黎气候协定》,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第70届大会第4次全体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经过两年多谈判,此次大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系统规划了今后15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设立了17大目标,169项子目标,涵盖消除贫困与饥饿、健康、教育、性别平等、水与环境卫生、能源、气候变化等,达成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指引方向。

 

三、美国《清洁电力计划》遭国会否决后逆转生效

 

12月19日早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针对曾遭国会否决的《清洁电力计划》,行使了总统搁置否定权,美国《清洁电力计划》如期生效。到2030年为止,该计划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缓32%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90%由电厂排放造成的早死亡,削减制造雾霾和煤烟的污染物。2015年8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美国清洁电力计划》。该方案扩大了各州实施计划的灵活性,并增加了对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11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废除《美国清洁电力计划》决议,美国发展清洁能源计划受挫。

 

四、中国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2015年12月7日18时,北京市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北京市于8日7时至10日12时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测算表明,实施各项应急措施后,主要污染物平均减排比例是30%左右,有效降低污染峰值一成左右。

 

五、中美两国携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自2014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之后,中美两国元首2015年9月25日再次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传递了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信号,展示了两国加快落实各自国内气候行动目标的决心,对国际社会携手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国开始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

 

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新环保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开始发挥效力。如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对非法偷排、超标排放违法企业施行“按日计罚”、罚款数额上不封顶的惩罚手段;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约谈,对于连续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约谈下级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

 

七、保护臭氧层30周年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第一个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制定于1985年3月份,旨在为了促进全球臭氧层的保护工作,今年是《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缔结30周。公约缔结30年来,保护臭氧层行动得到全球197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参与,全球履约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巨大环境、健康和气候效益。

 

八、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2年超欧美,保持全球第一

 

2015年12月8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布《2015清洁能源行业报告——迈向新主流》,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额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投资额的29%。其中,在光伏和风力发电领域,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投资者。紧随其后的是美国383亿美元,然后是日本的357亿美元。联合国环境署《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首次超过欧洲,达560亿美元,欧洲为480亿美元。美国、印度和巴西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分别为360亿、60亿和30亿美元。

 

九、春季樱花冬季盛开,美国东部十余州现罕见冬季高温

 

12月中旬,美国纽约、新泽西州、马里兰州等十余州的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罕见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打破百年历史同期记录。连日来的冬季“高温”天气,也使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樱花竞相开放。

 

十、NASA雾霾报告指出中国空气污染依然严重,但局部地区有所改善

 

2015年12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局(NASA)将2005年至2014年的卫星资料制成连串地图,资料显示,过去10年中国大陆、印度、和中东因工业扩张污染有所增加。大陆及印尼遭雾霾笼罩的画面令人震惊,凸显这些地区空气污染变得有多严重。但是,北京的空气质量总体在好转。NASA报告数据使用的是臭氧监测仪的观测结果,主要监测气体是二氧化氮,数据仅代表氮氧化物的观测结果。

 

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二氧化硫约束性减排指标,对二氧化硫的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氨氮和氮氧化物首次列入约束性指标体系,要求分别减少10%。2012年9月,环保部通报了2011年各省市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结果,北京氮氧化物的减排幅度位居全国之首。根据NASA的报告,北京空气污染不升反降。